文序 | 標題 | 作者 | |
---|---|---|---|
0 | 目次 | 編輯部 | |
1 | 合作社制度與發展原住民互助事業 | 林鈺聆 | |
2 | 原住民族與團結經濟 | 李宛儒 | |
3 | 從合作開始的部落長照返家路線 | 李黃昱軒、黃惠茹 | |
4 | 團結經濟與合作社教育 | 官大偉 | |
5 | 「山與店」從大桶山桶壁部落的店談自然資源 | 田原 | |
6 | 反思當代太魯閣族家庭的經濟與合作文化:以工藝技術為例 | 吳雅雯 | |
7 | 嘉蘭村Maljivel(馬里弗勒)部落的組織與合作倫理 | 葉采軒 | |
8 | 阿美族分工文化與團結經濟 | 藍姆路‧卡造 | |
9 | 傳統社會中的經濟活動與合作文化:SaySiyat | 高清菊 | |
10 | 泰雅族Gaga共食分享的實踐:大安溪德瑪汶部落共同廚房的故事 | 黃盈豪 | |
11 | 種回部落樣: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部落蔬店」進行式 | 菈法鄔絲•伊部諾峨Ljavaus•ibunoe | |
12 | 傳承團結,練習合作:大武部落哈尤溪觀光發展的在地青年視角 | 歐伯恩 | |
13 | 山與海的共管願景:傳統知識與現代知識對話的探索之路 | 蘇晉緯 | |
14 | 關於團結的來義形式:來義系部落的團結經濟與公私協作 | 李馨慈、呂志豐 | |
15 | 資源永續與管理:在尋求合作的路上 | 陳毓昀 | |
16 | 團結經濟與小米方舟的理念 | 林益仁 | |
17 | 【工作坊側記】文化與經濟的雙重使命:原住民族勞動合作社的發展與法制挑戰 | Kui Kasirisir 許俊才 | |
18 | 合作社法制與原住民族社群工作坊:如何建立友善原住民族經濟之合作社法制? | 黃居正 | |
19 | 團結經濟國外經驗:德國沃邦的永續轉型與公民參與 | 湯適可 | |
20 | 以梯田為中心的社群發展:菲律賓伊富高社群主導的團結經濟實踐 | 楊曉珞 | |
21 | 以合作經濟觀點探討紐西蘭毛利族參與地熱電廠的模式:以陶哈拉北二部族信託為例 | 潘旻真 | |
22 | 會議紀實 濟州,以濟州語開啟--「2024第五屆濟州學週」 | 編輯部 | |
23 | 2024年m’Tayal學泰雅-泰雅族知識研究論壇報導 跨越流域與領域:泰雅族知識實踐的多元經驗交流 | 鄭宇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