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序 | 標題 | 作者 | |
---|---|---|---|
0 | 目次 | 編輯部 | |
1 | 原住民族傳統體育的核心意義 | 巴唐志強 | |
2 | 原住民族傳統競技的內涵與發展 | 官銓輿 | |
3 | 高中選手的雙重挑戰:全原運與全中運之間的抉擇 | 黃緯強 | |
4 | 原住民族的運動會與傳統競技 | 李台元 | |
5 | 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沿革與本屆賽會辦理亮點 | 呂宏進、黃伸閔 | |
6 | 【桃園市】運動場上傳統技藝交織的「鋸」「箭」新「原運」 | 李慧慧 | |
7 | 【苗栗縣】原住民族傳統競技運動會的理念與發展 | 盧曉玲Maya Buyung | |
8 | 文化與競技的兼容:masalusalut sa undukadukay收穫節運動會與排魯運動會的實踐 | 曾有欽 | |
9 | 從新北市烏來區運動會與傳統競技探討原住民族體育發展 | 何瑞珍 | |
10 | Malahtangia與全國布農族運動會 | 余雪萍 | |
11 | 【南投縣仁愛鄉德鹿谷村】村校聯合運動會 | 編輯部 | |
12 | 原住民族運動會做為文化展演的空間敘事場域:從原民意象設計到南島世界的連結 | 江冠榮(魯瑪夫) | |
13 | 從南原盃運動會看原民青年集體行動與文化實踐 | 胡哲豪 Valagas Gadeljeman | |
14 | 大學教育:體育類別的原住民專班 | 鴻宗穎 | |
15 | bekas ta!「跑」向文化傳承與認同 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的教育實踐 | Cegaw Lakadrangila古馥維 | |
16 | 傳統射箭運動在桃園市 | 編輯部 | |
17 | 原住民族擅長運動項目:慢速壘球 | 編輯部 | |
18 | 傳統樂舞的發展 | 編輯部 | |
19 | 箭在弦上.腳在飛奔.力量在舉起:那瑪夏國中用運動說文化的故事 | 趙懷嘉 | |
20 | 從扎根到發芽:原語會與族語復振的共生 | 許韋晟Lowking Nowbucyang | |
21 | 《Ina,太陽的城市》趙慧琳敘織依海傍河的Cinemnemay四代族人群像 | 嚴毅昇 | |
22 | 在北海道感受愛努的美好 台北市國小本土語文工作小組愛努文化參訪記行 | 張嘉芬 | |
23 | 日本愛努民族與台灣原住民族比較認識 國際聯合學習營:經緯與整體報告 | 落合研一 | |
24 | 日本愛努民族與台灣原住民族比較認識 國際聯合學習營:大學生觀點 | 平井理子 | |
25 | 飛鼠不渴營地:社會實踐的部落陪伴 | 陳誼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