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序 | 標題 | 作者 | |
---|---|---|---|
0 | 目次 | 編輯部 | |
1 | 部落教保中心的設置與展望 | 楊正斌 | |
2 | 社區(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是部落整體照顧的民生基礎建設 | 蔡曉玲 | |
3 | 朝向社區整體的照顧—社區基層照顧的整合課題 | 楊江瑛 | |
4 | 部落互助式教保服務中心的發展歷程 | 黃季平 | |
5 | 我與部落教保中心 | 許凱雯 | |
6 | 協助偏遠部落幼兒就學 教育部國教署持續補助設立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 |
7 | 社區/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同村共同照顧的實踐 | 金天立 | |
8 | 是vuvu也是老師—我在馬兒教保中心的經歷與看見 | 潘秀惠 | |
9 | 跟著土地學習,成為一個部落的人:美園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的在地化教學實踐 | 沙婕妤 | |
10 | 回歸土地的教育:平和教保中心的實踐之路 | 黃子烜 | |
11 | kaviyangan文化薰陶的孩子 | 莊熒華 | |
12 | 社區陪伴我長大,我來帶著你長大 | 謝瑋婷 | |
13 | 布農族的共享精神—寶山部落互助教保中心的實踐與影響 | 林婉茹 | |
14 | 高雄市岱克拉思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 杜曉嬛 | |
15 | 我們一起用wakil來編織:司馬庫斯部落教保中心的幼教夢 | 瓦力·尹牧依 | |
16 | 至善基金會與部落教保中心—在馬里光部落的實踐 | 黃季平 | |
17 | 以全阿美語教學的學校—港口部落互助式教保服務中心的故事 | 林淑照 | |
18 | 金崙溪流域十年歲月建置賓茂部落教保中心之甘苦談 | 呂美琴 | |
19 | 成為豐富小溪流的守護者 | 目尼.杜達利茂 | |
20 | 必先正名,再行小米種原交換 | 林志忠 | |
21 | 小米種原的保存與流通:從國內外法規與無形文化資產的角度去思考 | 陳瑤蒨 | |
22 | 多族群文化如何教學:以巴楠花文化課程與教學為例 | 張新榮 | |
23 | 一代公主 dremedreman taljiyalep 孫江萬花:喚起puljetji佳興部落記憶的文化傳承推手 | 邱霄鳳 | |
24 | 毛利語的維基百科 Māori-language Wikipedia | Lawa‧Iwan | |
25 | 印尼語 | 王麗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