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所有人類日常必有的生活實踐,而不同的人群因其和所處環境之間的調適,會發展出不同的飲食文化,包括取得食物的方式、烹調料理的手法、嗜好的口感,以及各種食物所連結的集體記憶與象徵體系,因此它經常是民族學、人類學關注的主題;另一方面,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中的交換與分配、食物的生產和社會發展的關係、政府和市場的角色,同樣是在關注飲食時值得思考的重要面向,因此飲食也經常是經濟學、政治學、文化研究、發展研究的議題。

 

    飲食是說明個人和社會之關係的絕佳例子,飲食進入每一個人口中時被咀嚼細碎,但從飲食連結而出的網絡是如此的巨大而多重,每一人個別的飲食都反映了社會結構,而經由個人有意識的行動,也有可能成為改變社會結構的力量。食農教育,即是在這樣的認識下,所產生的想法與實踐,而本期《原教界》以「原住民族的食農教育」為題,希望能呈現原住民族社會當前正在發生、與食農教育相關的努力。

 

    萬分感謝本期《原教界》作者群的相助,讓原住民族社會的這些努力能夠以第一手的方式被報導出來,也由於作者群的相助,本期《原教界》也才能夠完成岀刊。在「原教評論」的部分,要感謝原民會王美蘋處長說明了政府的原住民族農業政策,蘇美琅校長分享了布農族兒童教育中和飲食與農業文化相關的內容,張瑋琦教授闡述食農教育與社區營造之關係;在「原教前線」的部分,感謝阿布娪族群委員、宮莉筠理事長、Rimuy Pagung秘書、羅永清教授、吳雪月教官各自介紹了卡那卡那富族、泰雅族、排灣族、阿美族的部落案例,讓我們理解到食農教育在文化認同、社會企業、民族植物等面向之意義,也很感謝洪進雄教授與王進發教授,介紹了學校教育中與原住民農業相關課程;在「延長線」的部分,則要感謝葉一飛博士候選人、Sifo Lakaw鍾文觀執行長、賴奕諭先生、李孟儒先生、林浩立教授,帶給我們薩摩亞、夏威夷、菲律賓、帛琉、斐濟經驗,讓我們進一步看到飲食、農業和社會組織、語言教育、認同政治、生態觀光與商品經濟的關係。

 

    本期《原教界》作者群讓我們看到,原住民族社會中這些有意識的行動,正在一點一滴的堆砌、塑造新的發展模式的可能性,也幫助我們延展視野,看到國際間也同時正在發生的努力,我們也衷心期盼,這些努力就像埋在土裡的一顆顆種子,終會破土而出,成長交結出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