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焦點

自從國土計畫法於2015年通過,並於2016年公告實施以來,國土計畫工作的進程就不斷地在推動,並對原鄉空間的未來,有著深遠的影響。目前,國土計畫作業進入到各個縣市劃設國土功能分區的階段,然而各個縣市陸續傳出對於這些調查、劃設和說明會的疑問,而其根源除了是因為國土計畫是一個龐大複雜且充滿術語的體系,也因為這個體系缺乏對於原住民族土地文化的理解,長久以來僅是由上而下地將外來計畫邏輯和內容施加於原鄉空間之中。本刊希望扮演原住民族土地文化和國土計畫的溝通媒介,一方面將國土計畫架構、內容,轉化成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另一方面,思考如何將原住民族的土地文化、知識和智慧,結合到國土計畫的內容和程序之中。本期專題設計以政策闡述、實務經驗、原民文化、土地教育案例分享,四個角度帶領讀者認識傳統土地文化與國家法令政策間的衝突、取捨與調整。 國土計畫的政策面邀請內政部國土署國土計畫組蘇崇哲組長闡述國土計畫中的原住民族土地規劃作業;趙子元教授、賴宗裕教授與林嘉男助理教授等,為讀者介紹政府成立的國土規劃量能提升及人才培養交流平台。長期關注災害防救的陳亮全教授以專業的角度評析傳統部落災害韌性思維納入國土計畫的重要性;辛年豐主任提出部落生活與國土計畫如何共生的探討。 實務經驗面向則邀請陳麗惠校長分享透過翻譯族語版國土計畫,提升族人參與國土規劃的意願;巴于鳴駐地員、何瑞珍課長、郭益誠助理與謝桂珠科員,帶來多篇針對實際執行劃設調查作業的面面觀。 作為本刊的主軸原住民族文化,本期深入介紹排灣族、魯凱族與達悟族的傳統土地文化與利用規範。並分享學校與觀光活動兩個不同面向的土地文化教育案例,台中市博屋瑪國小帶領學生實際攀登泰雅聖山,同時於課程架構中納入泰雅文化教學內容;蘭嶼以達悟族文化為主軸進行觀光導覽,期望透過此方式達到土地教育目的,讓遊客珍惜文化並保護生態。最後,於【國際連線】專欄中,加值分享紐西蘭的毛利社區規劃與夏威夷的傳統土地分區制度。 希望讀者從主題式文章,了解傳統文化和政策法令應如何相互配合,才有助於國土發展。 除主題式文章外,本期的【原教視野】提出原住民身分認定的探討;【原教回音】分享台東縣泰源國小與部落合作發展校訂課程的現況;【原教報導】專欄詳細介紹「教育部第8屆原住民族語文學獎」,盼與讀者共襄盛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