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號原教界的議題是「編織教育」的主題,原住民族的編織有很多類型,本次撰稿的討論特別著重在「織布」。織布工藝蘊涵各民族對藝術的美感,織品與服飾成為各族外在認同的象徵。過去由母親傳承給女兒的織布技藝,隨著時代的變遷,傳承的形式與樣貌已經改變,本期想要探討的就是織布教育的傳承與發展的樣貌。

    評論三篇的執筆者,各具代表性。伊萬‧納威副主委站在督導經發處的角度與織布的傳承來談「原住民族的織布與產業發展」;東華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的王昱心教授則以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與實踐的角度談「邁向傳統知識的實踐-原住民編織的傳承現況」;政大民族系博士候選人鄭光博以長期在泰雅族田野的經驗來探究「織布教育的興起與展望」,他認為泰雅織布的文化傳承若要深耕必須從語言學習開始,只有真正瞭解編織的意涵,才能做到無誤的文化傳承。

封面故事「原住民族編織的織布教育」,整理從過去到現在原住民族織布的歷史發展,織布遇到的瓶頸與織布現在的傳承方式,提供大家瞭解原住民族織布的傳承發展。

原教前線有三個主軸,一是透過觀察博物館內的織品重新學習編織傳統紋樣的布,有賽夏族「賽夏族傳統服飾復振之路」與賽德克族「賽德克族都有現況的瞭解」。二是介紹不同民族的織布情況,有泰雅族、太魯閣族、噶瑪蘭族、噶哈巫族。三是平地人學習原住民族的傳統織布,有排灣族的許素芬與布農族的涂建廷,他們熱愛織布文化,也在織布傳承上貢獻他們的心力。

而校園報導,我們從原住民族的學校教育和部落大學看織布教育的發展與現況,連帶也想知道這樣的議題有多少的博碩士論文的產生,透過編輯部的整理,可以有初步的瞭解。

本期「紋飾的世界觀─北海道愛努族與新社噶瑪蘭族紋飾聯展」的會議報導有兩篇,是由台日雙方各自的角度來報導,同一展覽,角度不同,讀起來也饒有趣味。

2018年的原教界還是在公文往返繁雜的行政流程中匆忙上陣,壓縮的編輯時間導致許多邀稿、撰稿、編輯的緊急慌亂,感謝所有協助本期的朋友,織完了80期的布,雖不完美,但是總算出刊,也祝願今年的每一期都能順利織出漂亮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