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在原住民教育的場域內,一份好的刊物,可以凝聚眾人對原住民教育的關注,讓不同的思考觀點,創造更多元豐富的文化土壤,產生閱讀學習的力量。《原教界》朝著這樣的理念誕生,歷經34期後,對「原住民刊物」的議題產生興趣,台灣到底有多少原住民刊物?這些刊物的定位與發展是如何?一方面出於好奇,一方面也想了解原住民刊物的整貌,於是我們開始尋找原住民刊物,歷經一段辛苦的編輯過程。

 

台灣每年約有5,000多種的刊物發行,充分顯現出是個很有出版生命力的社會。在各式各樣類別的刊物中,屬於原住民的刊物,到底有多少?這是本期《原教界》關注的議題,經過編輯室的蒐集整理,從戰後到2010年,包括學界的、公部門的、原住民自辦的林林總總的各種出版品,大約有70多種與原住民相關,這個數字和台灣每年出版的刊物比較起來,所占比例不到2%,恰如原住民的人口數比例。

 

刊物的數量看似不多,但是為了釐清與確認刊物年代的問題,編輯部花費不少時間在處理。有些早期的刊物,僅是在一些文章中被論述或引用過,但是現在遍尋圖書館都找不到。也有一些公部門的刊物,因為業務承辦者的更迭,常常弄不清楚刊物的出版時間。不管如何,我們還是如期地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做出一本可以整貌了解原住民刊物的專輯。

 

本期除了刊物的介紹,另外想要表達的是「閱讀」這些刊物後的看法。我們找尋對某些刊物有研究的人或直接由編輯部的記者們閱讀,提出他們的評析性心得,希望有助於大家對這些刊物更進一步的認識。

 

刊物編輯裡,美編的角色非常重要,有好的食材,還要搭配好的料理手法,才能讓食材發光發亮,美編就是讓食材發光發亮的功臣。因為本期的主題是原住民刊物,因此藉由採訪《原教界》的美編,提出一些刊物編輯的想法,讓刊物編輯從文字的呈現,提升到美學欣賞的境界。

 

由於刊物年代的不確定性,專題中若有疏漏,請大家不吝指正,讓這一期的原教界做拋磚引玉的工作,期待建立更完整的「原住民刊物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