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研究中心12日舉辦「第七回臺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12位來自臺、日的學者也發表近期研究成果,互相交流。同時邀請來自美國、東亞近代史學者Paul D.Barclay發表專題演講,從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族圖像、明信片分析當時原住民族文化、政策,開闊研究眼界。

 

美國拉法耶特學院(Lafayette College)歷史系教授Paul D.Barclay,主要研究東亞近代史。他透過許多日治時期的泰雅族人的影像,發表〈The Birth of “Primitive Society”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Picture Postcards, Ethnogenesi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同時進一步分析、解釋從影像從透露出的文化、階級、政治等資料,認為這些影像透露的訊息,都形成了民族的完整性。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教授、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野林厚志肯定Barclay的研究為他開闊了另一番視野,啟發自己再一次深思未來的研究方法。

 

面對美日學者,原民中心主任林修澈在會中報告臺灣原住民族最新動向,特別介紹行政院會6月26日已宣佈認定兩個原住民族:第15族的拉阿魯哇族 (Hla’alua)與第16族的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它們原來都屬於「鄒族」(Cou),但綜合五個客觀條件及兩個主觀條件申論後,最終被認定成立。

 

民族系副教授黃季平說明原住民族認定標準,其中客觀條件概括民族分類體系、大社KOSA體制、氏族聯繫、宗教觀與祭儀、語言等方面。她以語言差異舉例,經過調查,拉阿魯哇語和鄒語之間僅有11%相似;卡那卡那富語和鄒語之間也僅有11%相同;而卡那卡富語和拉阿魯哇語則有33%相同,可見這三種語言存在明顯的差異,各自使用者彼此無法溝通。

 

再配合兩個主觀條件「探討三群的民族意識認知與意識」及「了解三群對本案的意見與態度」後,林修澈、黃季平堅持,這兩個族應該獨立成族,相較大家長期以來有共識且遵循的「一族三群說」,「三族說」理應更有說服力,相信不會有太大爭議。

 

經由一天論壇交流,環球科技大學榮譽教授Safulo K.Raranges(蔡中涵)收穫良多,稱讚許多研究學者的執著及對教育理念的堅持,希望論壇繼續辦下去,「因為論壇,我們才能一年見一次面,如果沒有這個活動就沒辦法見面了。」

 

野林厚志則建議學者們該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日本年輕學者投入論壇,「不管什麼年齡,只要大家有心,這活動還能每年辦下去。」

 

林修澈也感謝各學者出席,表示雖然每年與日本學者私下交流不少,但正式管道只有這場論壇,讓他開始期待明年聚集。

 

學術交流外,原民中心也邀請臺東阿美族人下廚,準備河蟹(karang)、鹹魚(futing)、海鋼盔(dipit)、深海菜(‘angdis)等許多阿美族山菜和海味晚宴。主廚余小姐表示,部落背山面海,為了這次晚宴,族裡耆老特地潛下海採集海產,並專程從臺東北運。看到滿桌子特色料理,國際學者們都開心享用,並稱讚阿美族食物好吃。

 

美國拉法耶特學院(Lafayette College)歷史系教授Paul D.Barclay從泰雅族影像分析族群文化。

 

原民中心主任林修澈介紹臺灣最新認定的原住民第15和16族。

 

與會臺日學者共同交流彼此原住民族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