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日本語 漢語
2012-11-07

從建築看文化 千千岩助太郎特展跨領域尋根

運用手稿和老照片,重建傳統文化風采,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與臺北科技大學合作推出「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建築踏查特展」,7日起在中正圖書館登場,研究成果展示外,更期待促進更多人對文化的重視和推廣。

 

原民中心主任林修澈推薦,這次特展收集有史以來最完整「千千岩助太郎」相關研究成果,橫跨民族學與建築學合作,也是跨領域學科合作的開始。

 

千千岩助太郎曾任台北工業學校(今臺北科技大學)校長、台南高等工業學校(今成功大學)建築科創系主任,在臺22年期間,創下多座高山首登記錄,17趟原住民部落踏查之旅,更為臺灣原住民建築文化留下豐富珍貴測繪史料。

 

受到千千岩助太郎之子信任,獲贈大批手稿與照片,臺北科大建築系副教授黃志弘從七、八年前開始埋首千千岩助太郎研究,透過資料重建、耆老訪談與數位科技協助,除了系統整理日治時期原住民建築樣貌,並進一步開發遊戲軟體,讓更多人都能輕鬆從建築認識原住民文化。

 

「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文化的載體。」黃志弘引建築系大一學生的入門口號表示,對於建築界而言,千千岩助太郎留下的日治時代建築技術會過時,但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生活軌跡,一路傳承的文化關懷精神更是不會消失。

 

黃志弘期待,目前這些手稿資料已經整理完畢,後續包括原住民文化推廣、南島建築文化比較、聚落史、經濟政治史等相關研究,甚至文化創意商品開發、聚落或建築重建等,還有很多發展空間,鼓勵更多民族文化學者接棒。

 

民族系主任張中復表示,自己雖然不是臺灣原住民研究專業,但對於千千岩助太郎的名字並不陌生,感謝北科大和原民中心合作同意讓這批研究成果「學術出草」到政大。鼓勵同學們即使半夜「拿著手電筒」也要到圖書館大廳參觀,更同意整合更多學科交流,將讓民族學研究更豐富。

 

這項展覽7日起開放,展期到20日為止,除了手稿影像輸出與研究成果裱板之外,現場也展示根據踏查紀錄重建的原住民建築模型和臺灣原住民族建築特色。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志弘導覽介紹千千岩助太郎的貢獻。

 

 

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林修澈認為,研究展開啟民族學與建築學合作。

 

 

民族系老師們認真討論原住民族建築設計背後的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