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負責主編的工作又將接近尾聲,再一次到了撰寫編輯室手記的時刻,趁此機會要向每一位情義相挺的撰稿朋友,以及在行政上提供支援的伙伴們,表達衷心的感激。

  歷來我對負責主編之專題的發想,都反映了當時的生活脈絡,以及教學、研究、社會服務的軌跡。去年此時,我正奉命負責政治大學之高教深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USR Hub)種子培育計畫中的「原鄉原民的文化與產業」計畫;今年,則是正在進行由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責之一系列南島相關計畫中,以經濟產業為主題的政策研究。這兩個計畫雖一個重點在國內、另一個重點在國際,但在期程上有所重疊,且內容都涉及產業,而工藝產品往往是原住民族發展二級產業重要的項目,因此引發了本期專題的動機。

  工藝是人類生態環境、社會文化、集體智慧、個人創意交匯的結晶,工藝教育不僅提供受教育者認識文化、展現認同的機會,也可以延伸至產業人才的培育,以及當代相關規範制度的學習。基於這樣多重的意義,當前原住民族社會推動工藝教育及將其應用於產業發展的經驗,自是相當值得重視。

  本期為【原教評論】撰稿的高文斌專門委員、黃瀞瑩老師、林靖修教授,在公務繁忙之餘,慨然允諾賜稿,為讀者們提供了政府部門、藝文界、教育與社會實踐現場的不同視角,在此致上深深的謝意。為【原教前線】撰稿的陳秀紅老師、彭清宏校長、莊豐銘老師、王昱心教授,都是相當令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再加上葉秀恆同學對王薏文老師的專訪,讓我們可以完整認識到各級學校的努力,真是萬分感謝。為【校園報導】撰稿的林冠瑾、江長銓、林易蓉、巴于鳴、貝若桑・甦給那笛米、蔡祥,多是年輕而有潛力的新生代;他們之中有人即將出國深造、有人參與社區工作、有人投身企業經營,最重要的是,他們對於民族發展都有一份承諾及熱情,非常感謝他們提供了不同族群和部落的經驗。對於在【國際連線】中,引介各國經驗的楊曉珞博士候選人、李政政博士候選人、楊景堯助理、吳薇助理、姑牧瓦歷斯老師,我同樣要致上由衷的感謝。我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助理黃佳卉,為本期之編務負擔了許多聯繫協調的工作。

  感謝以上每一位朋友和伙伴,你們的慷慨相助與奉獻投入,為集結原住民族工藝教育與部落產業之實務經驗、深化相關的思考,以及展望未來的方向,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