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秋冬,正是許多人準備出遊、賞楓或觀雪的季節。在現代社會中,觀光做為一種抒解日常生活壓力的社會再生產機制,使得每一個人幾乎都有當觀光客的機會或經驗;而由於脫離日常生活常軌,也容易忘了自己所處的「異地」有可能是其他人的「家園」,行為舉止該如何才不會逾越作客應有的倫理和禮貌,常常是做為觀光客要學習、拿捏的地方。

 

觀光未必是部落發展唯一的取徑,但確實是近年來許多原住民族部落嘗試的方向,任何觀光活動,都無可避免必須考量觀光客的期待;若無法回應觀光客的期待,那麼活動就無法維持,也就沒有後續利益;但是,毫不保留地迎合觀光客的刻板印象,甚至自身渲染、擴大、再現這樣的刻板印象,或許可以吸引觀光客的到來,卻失去更多部落的文化自主性。此外,觀光看似可帶來經濟榮景,但榮景之下究竟是誰在獲得利益?其所產生的環境、交通、社會衝擊等成本,又是誰在負擔?也常是被忽略的課題。

 

因此,近年來,每當我有機會進行部落參訪或參與審查部落申請政府補助計畫,若聽到有部落打算發展觀光,總是要提醒申請者先想一想,是否有考量觀光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要發展觀光的決定是否經過部落內部充分的討論?部落內部對於發展觀光的優缺點是否有一定的認知?是否討論過未來引導觀光活動、監督利益分配的機制?

 

和政治與文化一樣,經濟是支持部落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若是族人已經決定以觀光來帶動發展,或是早已不可避免地處於觀光活動之中,那麼透過經驗交流、尋求較好的觀光模式,甚至是給予觀光客正面的文化與環境知識教育,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本期《原教界》在「原教評論」一欄,邀請了原民會經濟發展處的雅柏甦詠副處長、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的闕河嘉副教授,以及新竹縣尖石鄉錦屏國小的徐榮春校長,分別從政府、學界以及教育現場的角度,評論原鄉觀光,並提出建議與展望;「原教前線」則有林鈺珊、侯怡如、陳堯、林嘉男、陳家瑩、林珉如、高旻陽、謝語臻等作者,介紹不同族群和部落的觀光發展經驗;「校園報導」由黃季平副教授與蔣慧潔同學、劉宇陽助理教授、尤天鳴助理教授、葉秀燕副教授、Sifo Lakaw執行長,分享學校和部落之間合作的案例。「原教會議」的部分,則特別收錄Suliyape Taljimaraw對菲律賓伊富高省記錄、傳承原住民知識之研習報導。感謝這些撰稿人的貢獻,也期待這些評論、介紹、分享與報導,能提供部落更多的參照與思考。